麻疹群聚感染!疫苗缺貨怎麼辦?

認識麻疹抗體檢測與預防措施

近期多地發生麻疹群聚感染,導致疫苗需求暴增,但因疫苗供應不足,不少民眾擔心自身是否具備免疫力。其實,除了施打疫苗外,還可以透過 麻疹抗體檢測  確認是否已具備免疫力。以下為您簡介麻疹的症狀、抗體檢測方式以及預防建議。

 

麻疹是什麼?如何辨認症狀?

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、高度傳染性疾病,主要透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。未接種疫苗或沒有免疫力的人群感染風險極高。感染後,常見症狀包括:

  1. 初期症狀(類似感冒):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水、結膜炎(畏光、流眼淚、眼睛發紅)。
  2. 紅疹:發病3-5天後,開始出現紅色斑丘疹,通常從耳後或面部開始,逐漸蔓延到全身。
  3. 柯氏斑:在發燒初期,部分患者口腔黏膜會出現灰白色的小斑點,是麻疹的典型特徵。
  4. 若不及時治療,麻疹可能引發肺炎、中耳炎、腦炎等嚴重併發症,特別是嬰幼兒或免疫力低下者。

 

疫苗短缺怎麼辦?了解麻疹抗體檢測

當疫苗供應不足時,麻疹抗體檢測是評估個人體內是否具備免疫力的重要工具。檢測說明如下:

  • IgG抗體檢測:測量體內是否存在對抗麻疹病毒的保護性抗體。如果抗體濃度足夠,代表已具備免疫力,無需再接種疫苗;抗體不足不一定代表免疫力完全喪失,但高風險族群仍應優先保護
  • 檢測對象:適合不確定自己是否接種過疫苗或感染過麻疹的人,特別是年長者或中年族群(可能出生在疫苗普及前)。

  檢測結果可幫助民眾合理判斷是否需要疫苗接種。 


麻疹的預防: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?

麻疹的預防關鍵在於提升群體免疫力,但在疫苗不足的情況下,以下措施尤為重要:

接種疫苗建議

  • 嬰幼兒應按時接種公費MMR疫苗,通常在1歲和滿5歲各接種一劑。(根據疾管署資料,台灣MMR 疫苗第一劑接種率約98.7%,第二劑約97.4%)
  • 未曾接種、接種史不清楚者或檢驗未具麻疹或德國麻疹抗體者,應完成2劑 MMR疫苗接種,且間隔至少4週。可以得到約15年的保護力。
  •  1981年(含)以後出生的醫護人員:未具備5年內麻疹抗體陽性證明,且距前1劑MMR疫苗接種已超過15年。
  • 1981年(含)以後出生的一般成人,建議可自費接種 1 劑 MMR 疫苗後再前往高風險流行地區(如:印度、東南亞、中國),詳情可上網查詢疾管署國際疫情建議等級表


做好個人防護

避免出入人群密集或高風險場所。

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,避免觸摸眼口鼻。

加強環境清潔

麻疹病毒可在空氣中存活數小時,保持室內通風並定期消毒有助於降低傳播風險。

隔離患者

確診患者應在家中隔離至少4天,直到皮疹完全消退,以避免傳播病毒。

 

疫情期間的建議

麻疹是可透過疫苗預防的疾病,但一旦群聚感染爆發,快速確認免疫狀態至關重要。如果您不確定自己的免疫力,建議儘快安排抗體檢測。同時,提醒家中孩童或高風險族群按時接種疫苗,並避免不必要的公共場合接觸。

在面對疫苗供應短缺的挑戰時,我們更需要共同努力,合理分配資源,提升社會對抗麻疹的能力!